红色文化

锻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尖兵—2025年雄安新区干部培训的实践与创新

  • 发布时间:2025-03-29 13:43:03
  • 点击:15

雄安干部培训基地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雄安新区建设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雄安新区立足“未来之城”发展定位,创新打造了一套具有时代特色、新区特点的干部培养体系。雄安干部培训基地此项培训工程不仅肩负着为雄安新区培养乡村振兴骨干力量的重任,更致力于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雄安经验”。通过“数字赋能、红色铸魂、实践育人”三大特色的有机融合,雄安新区正在书写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崭新篇章。

一、构建“三位一体”培训新格局

雄安干部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政策高地和创新平台优势,构建起立体化的干部培养体系。在理论培养方面,重点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最新精神,系统讲授数字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前沿理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员深入智慧农业产业园,实地学习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等新技术应用,在数字乡村示范点开展“一网通办”系统实操训练。特别是创新设置“红色赋能”课程,通过雁翎队纪念馆现场教学、“赶考精神”专题研讨等形式,将党性教育与能力提升有机融合。学员们普遍反映,这种“思想洗礼+能力提升”的培训模式,既筑牢了理想信念,又增强了干事本领。

2.jpg

雄安干部培训专题授课

二、创新数字化实践教学模式

雄安干部培训紧扣乡村振兴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系列特色实践项目。在容城县智慧农业基地,学员们要完成从作物种植到电商销售的全流程实训,重点掌握区块链溯源、直播带货等新技能。在白洋淀周边示范村,开展乡村旅游项目策划实战,学习将非遗文化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创新方法。培训还引入"双导师"制,为每位学员配备理论专家和实务能手,确保学用结合。安新县学员王某某在结业后,成功将学到的数字治理模式应用于本村,使办事效率提升40%。
  干部培训基地的乡村振兴培训课程,不仅为新区建设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其创新模式更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2025年培训计划的深入实施,必将涌现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干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作者:雄安干部培训基地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