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3582612718

红色文化

鉴湖碧血,光照千秋

  • 发布时间:2023-05-24 11:23:57
  • 点击:167

“湖山有幸埋忠骨”,落葬西湖边,心中敬仰的大英雄岳飞墓就在不远处。然而,直至经历了“十二迁十三葬”后,秋瑾墓才终于和西湖融为一体,曲折坎坷亘古罕见。

我不是秋瑾的研究者,但越走近秋瑾,对她的崇敬就越深。对这样一位杰出的英雄,评价无论提到怎样的高度,我想都不为过。古今中外,能够在人格、言行、学问、才能、思想、胆识等各个方面与秋瑾相媲美的女性,寥若晨星。

多姿多彩的人生、轰轰烈烈的革命,秋瑾以死把生命的乐章推向了高潮。她的选择,自有其深刻的原因。

为革命而死,早已成为她的自觉。1905年9月,革命党人吴樾在北京车站炸清廷出洋考察五大臣而壮烈牺牲。秋瑾写下诗《吊关烈士樾》,赞颂说:“爆血同拼奸贼医,男女爱国已忘身。”留日学生陈天华蹈海自杀,秋瑾悲愤赋诗:“莽莽神州又陆沉,救日无计愧偷生。”

秋瑾

浙皖起义的失败,同志的壮烈牺牲将秋瑾的愤怒推到了极致,同时她自己也陷入了对革命前途的茫然。被捕前,秋瑾写下《致徐小淑绝命词》: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途穷,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然而,即便是死,秋瑾也既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忧思,更有“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豪迈。她说:“革命要流血才能成功,如满奴能将我绑赴断头台,革命成功至少可以提前五年,牺牲我一人,至少可以减少后来千万人的牺牲,不是我革命失败,而是我革命成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次年初,清王朝被推翻,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此时,离秋瑾就义也就三年半不到。

来源:浙江学习平台